橡皮布松弛后会隆起,在压力时产生滑移,形成杠子。这种滑移是间歇性的,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压力越大,滑移现象就越严重。因此必须及时解决橡皮布松弛问题,否则不仅会形成杠子,还会导致其他的一系列问题。要避免墨杠的产生,应选择伸缩性小、弹性合适、吸墨性好、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整的橡皮布,目前气垫橡皮布最好。
⑵衬纸
如果使用硬性衬纸,虽然印刷出来的网点清晰、层次丰富,但对机器的精度反应灵敏,容易形成杠子,所以中、软衬纸较好。而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压力太小,也容易形成墨杠。
⑶印版
网目调版的摩擦力大,不容易出现墨杠;实地版与细线版的摩擦力小,易滑动,网点增大容易显现。
⑷纸张
白板纸对墨杠的反应较为敏感;铜版纸比胶版纸光滑,也容易产生墨杠。
⑸油墨
粘度大的油墨内聚力大,不容易出现墨杠。稀薄的,透明度大的油墨,墨杠就比较明显。另外,墨色与墨杠的产生也有关系,黑色墨容显现墨杠,黄色与纸张色度相对接近,不易显现墨杠。
常见杠子的解决方法
⑴ 滚筒的传动齿轮磨损严重或间隙过大,会引起杠子。
⑵ 齿面沾污,齿间隙中嵌有硬物或齿跟不堵塞,会引起杠子。
解决方法:合理保养、维护并清除异物,及可减少或避免事故。
⑶滚筒轴承磨损严重,会引起杠子。
故障现象:纸张叼口出有几根宽墨杠,其中有少数呈等距离。胶印印刷过程中,轴头与轴套不可避免的会磨损,当润滑系统断油或有污垢进入油槽时,会磨损更快。当轴套与轴头磨损后,叼口受压会立即产生离让,产生滑动摩擦,易形成墨杠。
解决方法:在橡皮布内垫衬纸,使叼口势呈梯形,以减小叼口合压时产生冲击,或用耐磨损的轴承代替。
⑷如果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的之间压力过大,橡皮布在受压的作用下,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,造成网点变形形成墨杠。
解决方法:调节两滚筒间的压力,而不要盲目的往橡皮布里加衬纸。
⑸包衬不合适
印版、橡皮布的包衬不合适,其间的滑动摩擦力就会驱使印版滚筒,既滚筒表面驱动与滚筒齿轮驱动相抵触。当这种故障发生在压力较小而橡皮滚筒包衬偏厚的地方时,解决方法是减少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线速度误差,适当的减少橡皮滚筒包衬和加大印版滚筒的包衬。
⑹滚枕压力不当
接触滚枕型胶印机的滚枕压力不当时就会产生杠子。滚枕的接触状况和齿轮的啮合情况相关,滚枕压力不当,齿轮啮齿不好,滚筒就容易造成震动,产生杠子。
解决方法:根据说明书调整滚枕压力。
注:滚枕太脏也会产生墨杠。
⑺着墨棍与印版压力过大
如果着墨棍与印版表面的线速度不一致,其间就会产生摩擦。着墨棍的前后两根对墨杠的产生较为显著。当着墨棍与印版表面接触宽度超过6mm时,说明印版表面压力过大或靠版太紧。当着墨棍经过滚筒空档而碰到印版叼口边缘时,就会产生冲击,使墨棍上的墨层不匀
,在叼口出便会产生一条墨杠。当有两根或者有更多的着墨棍与印版靠的太紧时,情况会更严重。而第一色的杠子对印刷品质最为不利,这种故障均发生在靠近叼口出。
⑻着墨棍与串墨棍压力过大
墨杠位置不固定,应使着墨棍与串墨棍压力适中,5mm以内最为适宜。
⑼着水棍与印版压力过大
这时也会出现跳动,形成水杠。当着水棍靠近印版太紧时,在经过滚筒空档后,就会撞击印版叼口边缘,在靠近叼口出形成水杠。
解决方法:减轻水棍与印版的压力
⑽串墨棍齿轮、介轮啮合不准或磨损,造成齿轮磨损严重,间隙过大,光洁度不够,噪声大且手感发麻,墨杠呈细篱笆状,其间距等于串墨棍齿轮间隙。
(11)墨棍轴承磨损
墨棍轴承损坏将导致墨棍运转不正常,经常在印版上打滑,并形成杠子,以水杠为主。
解决方法:更换墨棍轴承。